無紅木,不貴氣。制作精良的紅木家具,或者說有紅木家具的家居環境,總是自帶一種雖不張揚但令人過目不忘的華貴氣質,令人神往。眾多家具風格與材質中,為何紅木家具就具備這種特征呢?
“吾國家具事業,發于周秦,備于唐宋,盛于明清?!倍t木家具正是始于明朝。紅木是先祖遺留下來的傳統精髓,在古代只有達官貴人、貴族名胄才能使用紅木家具,這是一種身份的象征。
眾所周知,紅木原材的生長過程非常緩慢,往往需要數百年至上千年方可用來制作家具,再加上越來越多紅木原產地國家都為了保護資源限制出口,導致優質的紅木資源日漸稀少。因此,真材實料的精品紅木家自然具有很大的收藏價值。東成紅木家具精選大料,全部使用芯材制造家具,不允許有白皮、開裂、蟲孔、缺損、朽木等瑕疵。
名貴的木材只是家具價值的一方面,從原材到成品家具,紅木家具凝聚了復雜的傳統制作工藝。東成紅木獨有的108道工序,每一步都嚴格要求,缺一不可。其生產的每一件紅木家具,均經過開料、木工、烘干、雕花、刮磨、上蠟等工序。因此,一件做工精致的紅木家具,從原材到家具成品所經歷的工藝流程,每一個環節,每一處細節,都熔鑄了工匠之魂。
紅木家具歷600多年春秋,早已成為我國古代文化藝術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中華優秀文化的一種符號。紅木家具自出現以來就以沉穩、質樸、高雅而著稱,一直都是文人墨客的心頭之愛。紅木家具的一大亮點是深受“天人合一”、“道法自然”思想的影響。它融和了道家、儒家、佛教的思想,給人以“以銅為鏡,可以正衣冠,以人為鏡,可以明得失,以古為鏡,可以知興替”的眼界。
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,紅木家具逐漸走入尋常百姓家,帶著巧奪天工的技藝和厚重的文化歷史,打造新時代下的雅居典范。通過紅木家具,中國人不但能直觀地看到優質的用料、考究的做工、精美的雕刻,更能感受到中華文化儒、釋、道思想的交融。